香港律師熱門網站推介:

  • 律师证婚.主持婚礼仪式.签发结婚证书。只须付$1,805
    婚姻登记.首批婚姻监礼人.主持婚礼仪式.提交《拟结婚通知书》往《婚姻登记处》.领取《婚姻登记官证明书》
  • 國內文書公証
    公司、企業法人文書公証‧CEPA証書‧國內遺產‧個人或企業授權委托、單程証、聲明書‧寡佬証
  • 香港電子法律
    Internet privacy, computer crimes, electronic laws, copyright and infringement
  • 葉謝鄧律師行
    律師行法律服務:個人破產申請、債務重組(IVA)、因工傷亡索償、車禍意外疏忽索償、醫療疏忽、遺囑、網上刑事罪行、遺產承辦、刑事辯護、求情、保釋、按揭、轉按、贖契
  • 法周刊
    刑事辯護、保釋、求情、債務重組、IVA、破產、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遺產承繼、遺囑、知識產權、樓宇買賣、按揭、因工受傷、職業病、交通傷亡、醫療失誤或疏忽
  • 信託法律、遺產承辦
    遺產承辦、財產保障、財務策劃、遺產分配、離岸信託基金、遺囑、遺囑認證
  • 追討工傷交通意外償、保証唔會瓜分您的賠償
    工傷索償、車禍交通意外傷亡、人身傷亡、人身受傷:只代表傷者、不代表保險公司
  • 醫療疏忽索償、診斷失誤償
    醫療疏忽索償網:醫管局、醫生、醫院失誤、病人權益、醫療失誤、專業疏忽賠償、診斷失誤
  • 刑事辯護、求情和保釋法律服務
    刑事辯護、求情和保釋:打擔保(差館或法庭)、打甩口供紙、盤問証人、決定應否在庭作証、結案陳詞、案例考究、打甩控罪、獲得輕判
  • DRP.債務重組.低息還債
    個人債務重組DRP.拯救個人破產
  • 樓宇按揭、贖契、加名、轉名
    樓宇法律服務:樓宇買賣手續、物業按揭、按揭律師、聯名購買、物業轉按、物業加按、贖樓、居屋買賣、授權、政府收回土地、預售樓花、申請分攤地稅、追繳地稅
  • 破產網
    香港破產、債務重組(IVA)、債務一筆清、個人自願安排、破產條例、分期還款
  • 8989 網上法律大全
    因工受傷、職業病、交通傷亡、醫療失誤或疏忽、刑事辯護、保釋、求情、債務重組、IVA、破產、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遺產承繼、遺囑、物業管理、知識產權、樓宇買賣、按揭
  • 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財產分配
    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財產分配、監護、分居
  • 電子交易、網址糾紛、電腦犯罪
    電子交易、網址糾紛、電腦犯罪、保安、網上理財、個人資料私隱、電子証據、網上誹謗、互聯網版權、司法管轄權

沒有普選會怎樣?

特首董建華向人大常委提交了政改報告後,與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見面的結果,只可以「失敗」來形容。從報章引述議員對見面的形容來看,董建華在政改一事上,是完全處於被動狀態,甚至連政改對香港的重要性也懵然不知。

董建華在政改一事上沒有主見,他將自己理解成中央的代表,而不是港人的代表,既然不是港人的代表,自然不能真實地反映港人的意見,亦不能確實的掌握香港政制上的實際需要。港人可以依賴的最為重要的渠道失去了,又怎可能在政改上存在盼望呢?

本來,在普選特首一事上,中央大可以在遴選候選人一環上多設關卡,以至即使普選,也只會選出符合己意的人出任特首。但中央害怕的,是港人的民主訴求失控,得寸進尺,以至最後一發不可收拾,台灣便有這個危險。此外,中央和她的支持者,可說通通都認為民主會令香港變亂,變成福利社會,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在特首提交報告後指出,若堅持零七、零八年推行普選,社會一定會亂。

人人都怕亂,但香港若不實行普選,反而會亂。其一,泛民主派將繼續攻擊特區政府和她的支持者;其二,台灣和美國會繼續說三道四、指手畫腳,對香港的穩定繁榮沒有好處。

如何管治香港?

特首董建華以極速向人大常委會提交了本港的政改進程報告。當中最受輿論注目的,是報告替香港政改設置九大關卡,總共是四個「必須」、三個「不能」和兩個「須」。報告設下九大關,沒有說香港不能普選,因為普選乃《基本法》所訂,沒可能說香港不能普選,但報告毋須有此立論,因為拖延民主,便等如沒有民主,拖延已經足夠。設置九大關的目的,旨在拖延,即使無明言零七、零八年無普選,目的已達,毋須擺明車馬。

特首向人大常委會所提報告,手法笨拙,連「做樣」的交流諮詢也懶得做,可能董已明白,諮詢也會被指「假諮詢」,既是免不了給人鬧,倒不如不諮詢。此外,報告建議零七、零八年的特首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可作修改,而不說應怎樣修改。產生辦法可以修改,人大常委會早有定論,何須多言,市民想知道的,是零七、零八年的特首和立法會產生辦法會否修改和如何修改。

董特首所提報告,試圖將港人玩弄於股掌之間,視市民為「傻仔」一般,董建華不能取信於中央,更不能取信於民,人無信不立,更何況是一地之首?

在釋法和政改議題上,市民已確認特區政府不可信,釋法亦正在蠶食港人對中央的信任,中央官員又與港人思想和生活習慣各異,今後香港如何管治,難題實在頗多。

請解釋數字差距

特區政府找一間私人公司,就四一一反人大釋法的遊行人數進行點算,試圖「矮化」遊行的參與人數,在新聞界要求下,才公開該間資訊策略公司的名字,政府的新聞稿指公布名字是在「取得有關專業研究機構的同意」下進行,政府付錢找人幫自己進行點算,公布名字也要得其同意,是很大笑話?

傳媒敦促政府公布調查公司的名字,等於不信任政府,疑政府黑箱作業。此外,傳媒也想向調查公司追問,調查涉及公眾事務所在,公眾有權知情,否則不應接受政府委託。調查公司稱分別在德輔道中生銀行大廈天橋和干諾道西天橋設立統計站,各派一名統計督導、三名統計員和兩名後備統計員點算人數,總共六人之多,此六位仁兄的資歷經驗何在?政府沒有交代。

調查公司現在承認是首次做遊行人數統計,即是說公司沒有這方面的經驗。沒有經驗不要緊,但調查員自己有無經驗?無經驗的話,又有甚麼專業資格?調查公司名為「資訊策略公司」,業務集中在市場研究,不知政府憑甚麼找此公司進行如此重要的調查。

此外,主辦單位民陣說人數二萬,警方說一萬,而調查公司說只有七千六百二十七人,但調查公司卻不回應三者為何有如此大的區別,是否出於調查或統計方法不一。差別的原因出於哪?

官員須正視反對聲音

特區政府的中央政策組委託專業研究機構就「四一一」反釋法遊行進行統計,指遊行人數僅七千六百人。主辦機構民陣早前指出則為二萬,而警方則指一萬。

特區政府官員不敢面對市民在釋法一事上的怒火,找個所謂專業研究機構在街上點點人數,得出一個連屬於「自己友」的警方都不同的數字,實在可笑。警方和中央政策組同屬政府機關,竟在數字上相差百分之三十,這個誤差毫不科學,兩個機關實有責任召開新聞發布會,向公眾作全面解釋數字上「誤差」的原因。

對遊行組織者而言,抗議人大釋法是他們的原則,即使只有七人,他們都會組織起來。但對官員來說,人數反而重要,因為將二萬低估成七千,會造成對應措施上的失誤,等如說七千人上街是「無料到」可以不理。相反,官員們視二萬人為事實,則不會錯估政治形勢。

錯估或低估人民反對力量是極危險,特區官員至今尚未忘記去年低估七一的遊行人數,連組織者民陣也始料不及。結果引發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辭職、中央政府直接插手港務、民建聯在區會選舉中敗陣和黨魁曾鈺成辭去主席一職,這是大的風波,小的風波更不計其數。

特區政府夜行人吹口哨,但最新一次的民望評分,顯示他們的民望普遍下跌。看來,人大釋法勢將帶給特區政府另一次翻天覆地的管治信心危機。

政府製造倫常慘案

理工大學一名二十九歲助教,疑因大學面臨政府削資影響,擔心不獲續約而憂心忡忡,日前跳樓身亡。此外,元朗天水圍天三死一重傷倫常慘案中,一對無辜六歲孖女死於刀下,妻子據稱被傷重丈夫虐待,丈夫失業多時,家人靠綜援餬口,事件令人震驚。

筆者很早已痛陳經濟困難和失業所產生的禍害。而貧賤夫妻百事哀,家庭經濟拮据,自然不安寧。雖然,也有人生活貧困,卻生活得快樂,但這只屬特殊例子。

自殺個案可說天天都有,倫常慘案就久不久便發生一次,將生命糟蹋至此,很明顯,這是特區政府無能治港造成的禍害。近年香港經濟不景氣,早已令不少家庭墮進貧窮行列。像元朗一帶的新市鎮,人口多但商業活動不足,不少人每天要乘車來往其他各區的工作地點,每月交通費過千,二人工作則每月二千,但工資每人只得七八千元,不但辛苦,工資還被高昂的交通費吞食。結果,有市民寧願不外出工作,選擇以綜援度日。

這種現象,實不限於元朗,大嶼山的東涌將來很有可能也會這樣,與市區距離遠,交通費自然會高。而據聞東涌的社區設施也會減少興建,特區政府的規劃,不顧及全面的問題,市民有居住需要,便找個地方起樓,然後給他們居住,便等於將事情解決,這樣施政,市民豈可安居樂業?

釋法帶來更多麻煩

在本周日逾萬市民遊行往中聯辦反對人大釋法後,特區政府發表聲明,指釋法完全合法合憲,為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,訂下清晰的法律程序,容許大家在穩固的基礎上,推展下一步的工作。

特區政府的聲明,純屬老生常談,示威群眾是不會接受的,聲明的目的,只不過重申其原封不動的立場。是否「合法合憲」,不是市民關心的問題,因為這些技術性的問題,只有法律專家才談論,更何況法律觀點,不一而足,永遠都會有爭論。

在釋法一事上,若人大常委會不釋法,而交由香港內部來討論,並取得共識,人大也不會被陷於不義之中。要治理好香港,不是沒有方法,而政制發展只不過是治港中的一個環節,要以人大釋法,有如泰山壓頂,市民是很難接受的。

如果「合法合憲」的事情,人民必定不會抗議,成功統治一個地方和駕御人民,就不會是一件難事。因此,人大釋的法雖成香港法律,但不能服眾,亦只能徒具虛名。抗議人大釋法,甚至挑戰或反對釋法內容,不是犯法行為,就連禁止市民亂拋垃圾的法律也不如,亂拋垃圾可被罰款,但示威抗議行為卻受到法律保障,釋法只不過是自找麻煩,給市民更多反對的口實。從上萬人上街示威來看,釋法確實已帶來更多麻煩。

收買學生聲音

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說,學生是特區政府之下最大得益者,全港近一百萬學生,最無資格批評特首。作為香港教育政策的制訂人,存在這樣「封建」和「家長」的心態,香港教育要搞得好,難乎其難,亦無怪乎今日的莘莘學子,令人感到有被荒廢的感覺。

秘書長的看法很直接,學生受了恩惠,得到「着數」,便要乖乖地「收聲」。不錯,自九七回歸以來,特區政府聲望一天不如一天,以「利益」和「着數」換取支持者的支持,可惜順得哥情失嫂意,要令商人和擦鞋仔開心,自然苦了普羅大眾,但靠「着數」換得支持,還是無辦法中的辦法,否則眾叛親離,連一點的支持也沒有。

將秘書長說話說成「封建」和「家長」,原因是秘書長竟視教育開支為董建華的開支,特區政府是屬於董建華的,即所謂「沒有董建華,便沒有學生」,好像說成沒有董建華,學生便無書讀。秘書長貴為高官,理應知道學生有書讀,不是董的個人意志使然,沒有董建華,也會有另一個人當特首,學生怎會無書讀?更何況,教育經費是市民的血汗錢,市民交稅給政府,是要政府好好地治理好香港,包括要教好下一代。

秘書長向學生進行教誨,根本多餘,學生對特區政府的要求過分嗎?政府施政若妥當,市民豈會不滿?

法學生英語水平低

筆者多年前批評見習律師和新入職律師的英語水平低,但兩所本地大學(即港大和城大)都不認同。知恥近乎勇,英語水平即使確實是低,只要找方法改善,日子久了,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,但兩所大學不認同這個事實,結果耽誤了光陰。

亡羊補牢,未為晚也。兩所大學如今痛定思痛,力求提高法律畢業生的英語水平。香港大學法學院決定今年的法律專業文憑(PCLL)學生,必須在名為IELTS的國際英語水平試中,考獲七分或以上,才可入讀。

律師的英語水平一定要高,因為英語一直是法律事務中的主要語言工具。在上市和融資交易中,更只會以英語來進行,而中文的地位,即使發展多年,還只是局限於低級法院(即裁判署和審裁處),作為庭上溝通語言或書寫判詞,合同或商業交易使用中文尚未成為氣候。

律師的英語水平高,除了應用外,還涉及引用普通法案例的判詞內容和一些權威性的法律典籍,這些舉足輕重的法律內容,全部是以英文寫成,沒有中文譯本,英語不好試問如何可以成為一個好律師?

終審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多年前說過,法律是個精英行業。這樣說不等於律師要視自己為社會精英,高人一等,而是說一個人如果不是精英的材料,就不應濫竽充數,將自己扮成「精英」,以免誤人誤己。

青年失業難解救

雖然近月勞工處的招聘廣告不斷增多,但青少年的失業情況並無改善,仍維持在兩成半以上,兼且有惡化象。很明顯,即使香港經濟轉好,青少年的就業情況依然惡劣。

要尋找箇中原因,必須從市面的真實情況着眼。近月樓價上升。但寫字樓租金卻沒有明顯升幅,這表示老闆仍然十分謹慎,不大願意在業務上進行擴充,令寫字樓的租務需求仍處於低水平。至於舖租方面,升幅則相當明顯,究其原因,是因內地個人遊旅客來港消費,令一些消費品連鎖店受惠,而開放個人遊是既定政策,深圳甚至力爭市民用身分證來港旅遊,連鎖店經營者自然雄心萬丈,舖租遂也水漲船高。除了個人遊帶旺舖位需求外,多家地產代理亦摩拳擦掌,趁樓市轉旺爭取生意上的份額,四處張羅開設新分行,亦令舖租上升。

因市況轉好而受惠的行業,會盡量把握時機搵錢,招聘有經驗的人。由於市場競爭劇烈,兼且商機可能為時相當短暫,若花費心機、時間栽培年輕人,恐怕會錯失良機。在分秒必爭的形勢下,老闆寧願多付錢聘請有經驗的人,也不願冒險聘請無經驗的年輕人。

然而,當經濟和就業情況略有改善時,又將有新一批畢業生走上社會,到時本港經濟若非全面復甦,這批畢業生,將令勞動市場再次出現人浮於事的局面。

非適當時候取消遺產稅

●遺產稅是港府收入之一,用作社會建設和福利,除了令社會更進步,亦令一些不幸的人得到濟助,說得刻薄一點,是劫富濟貧。取消遺產稅,等如減少對窮人的濟助。

●市民失業、減薪和財富蒸發,香港既已進入一個非常時期,低下階層正急需扶危,沒有時間等候營商環境轉好所帶來的經濟上好處,取消遺產稅是一個良好的政策,但卻不合時宜。

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預算案中明言,特區政府可能會透過減免遺產稅,來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港,支持香港成為世界級的資產管理中心。

業界一般都支持遺產稅減免的安排,認為可加強香港作為資產管理的吸引力,一方面可吸引更多投資者在港投資,另一方面亦可提升本港的競爭能力。

減少對窮人資助

然而,遺產稅是屬於有錢人的稅,向死了的有錢人打主意,以現時計,遺產要高達750萬元,才要繳交遺產稅,這是就淨資產值而言,一層負資產的樓,市值多少也好,也毋須繳納遺產稅,香港市民將財富藏於物業,近年物業資產大貶值,死時身家高於750萬,少之又少。

遺產稅是港府收入之一,年約15億,政府收後會用作社會建設和福利,除了令社會更進步,亦令一些不幸的人得到濟助,說得刻薄一點,是劫富濟貧。取消遺產稅,等如減少對窮人的濟助,令貧無所依。

經濟好轉才實行

財政司聲稱希望以「小政府,大市場」的方式,以政府政策改善營商環境,讓市民富起來,在經濟好的日子裏,這是一個上策,但過去六年的不景氣,已替香港拉闊了貧富的距離,所謂貧者愈貧,富者愈富。

這現象乃源於市民的失業、減薪和財富蒸發。香港既已進入一個非常時期,低下階層正急需扶危,沒有時間等候營商環境轉好所帶來的經濟上好處,取消遺產稅是一個良好的政策,但卻不合時宜,實施這項政策,只能待香港成功地擴闊了稅基和民生得到充分保障才可實施。

香港法律熱門網站推介

  • 香港律師辦理分居離婚
    分居紙‧分居書‧分居協議書‧分居証明‧分居証明信
  • 1083 改名契
    改名‧改姓要先辦改名契,即.即取.即用改名契‧收費:$500‧辦公時間可直接前往各律師行,毋須預約。
  • 灣仔網站
    灣仔網站:集商業‧政務‧國際盛事‧消遣‧娛樂‧專業服務於一身
  • IVA債務重組、低息還債
    個人債務重組(IVA)、香港破產、個人自願安排、拯救個人破產、DRP、破產接管、收數公司滋擾、投訴收數公司滋擾
  • 遺產承辦、遺囑、立平安書、財產計劃
    遺產承辦、財產保障、財務策劃、遺產分配、離岸信託基金、遺囑、遺囑認證
  • 醫療疏忽索、診斷失誤償
    醫療疏忽索償網:醫管局、醫生、醫院失誤、病人權益、醫療失誤、專業疏忽賠償、診斷失誤
  • 香港電子法律書介
    電子交易、網址糾紛、電腦犯罪和保安、網上理財、個人資料私隱、電子証據、網上誹謗、互聯網下的版權和司法管轄權
  • 刑事辯護、求情和保釋法律服務
    刑事辯護、求情和保釋:打擔保(差館或法庭)、打甩口供紙、盤問証人、決定應否在庭作証、結案陳詞、案例考究、打甩控罪、獲得輕判
  • 按揭、物業轉按、物業加按、贖樓
    樓宇法律服務:樓宇買賣手續、物業按揭、按揭律師、聯名購買、物業轉按、物業加按、贖樓、居屋買賣、授權、政府收回土地、預售樓花、申請分攤地稅、追繳地稅
  • 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財產分配
    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財產分配、監護、分居
  • 8989 網上法律大全
    樓宇買賣、按揭、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遺產承繼、遺囑工傷、職業病、交通傷亡、醫療失誤或疏忽、刑事辯護、保釋、求情、債務重組、IVA、DRP.破產、物業管理、知識產權、
  • 法周刊
    刑事辯護、保釋、求情、債務重組、IVA、破產、離婚、撫養權、贍養費、遺產承繼、遺囑、知識產權、樓宇買賣、按揭、因工受傷、職業病、交通傷亡、醫療失誤或疏忽
  • 工傷索償、車禍交通意外傷亡
    工傷索償、車禍交通意外傷亡、人身傷亡、人身受傷:只代表傷者、不代表保險公司
  • 葉謝鄧律師行
    法律服務:債務重組(IVA.DRP)、個人破產申請、因工傷亡索償、車禍意外疏忽索償、醫療疏忽、遺囑、網上刑事罪行、遺產承辦、刑事辯護、刑事求情、保釋、按揭、轉按、贖契
  • 電子交易、網址糾紛、電腦犯罪
    電子交易、網址糾紛、電腦犯罪、保安、網上理財、個人資料私隱、電子証據、網上誹謗、互聯網版權、司法管轄權
  • 破產網
    香港破產、債務重組(IVA)、債務一筆清、個人自願安排、破產條例、分期還款